呼倫貝爾美食之手把肉

呼倫貝爾手把肉是呼倫貝爾草原蒙古、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等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食品。即用手把著吃肉之意。羊、牛、馬、駱駝等牲畜的肉均可烹制手把肉,但通常所講的手把肉多指手把羊肉而言。呼倫貝爾手把肉是草原牧民最常用和最喜歡的餐食,也是他們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食品。牧民們準備手把肉待客,往往不是為了讓客人單純地享用美味。他們看重的是手把肉所代表的那份尊貴和所演繹出來的那份高尚的待客禮節。這種草原牧區牧民們的傳統吃法可以追溯到古代。據明《夷俗記?食用》中云:“其肉類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饑且養人也?!?/p>

手把肉的制作和吃法也別具一格。

通常選用膘肥肉嫩的小口羊一只,先拔去胸口近腹部毛,后用刀割開二寸左右的直口,將手順口伸入胸腔內,摸著大動脈將其掐斷,使羊血都流聚在胸腔和腹腔內,稱之“開膛宰羊法”。這樣宰殺,羊死得快,少受痛苦,體現了牧民的一種親畜心理。羊血除散在腔內一部分外,還有少部分浸在肉里,使羊肉呈粉紅色,煮出來味道鮮美,易于消化,羊肉干凈無損。然后剝去皮,切除頭蹄,除凈內臟和腔血,切除腹部軟肉。并按羊各關節,將全羊帶骨制成數十塊,放入不加鹽和其他佐料的白水鍋內,用大火燒煮,保持原汁原味,適當控制火候。只要肉已變色,一般用刀割開,肉里微有血絲即撈出,裝盤上席。

大家圍坐一起,一手握刀,一手拿肉,用刀割、刮、卡、挖、剔食用。手把肉鮮而不膻,肥而不膩。這是牧民的常用食法。如在城市的賓館餐廳、飯店,還可用芝麻醬、香油、韭菜花、辣椒油、腐乳汁、青醬油、味精等調成佐料,裝入碗中,采用割肉蘸佐料食用。這種草原、城市結合起來的手把羊肉的食法也頗具風味。吃過手把肉后,還要喝肉粥,可以說肉粥是吃手把肉的一部分。肉粥即羊肉湯米飯,這種羊肉湯稀飯,俗稱蒙古肉粥。新鮮而又原汁原味的全羊湯稀粥,香噴可口,別有風味。

手把肉,是呼倫貝爾擋不住的誘惑,是瑰麗多彩的呼倫貝爾草原飲食文化的結晶。它向人們展示著呼倫貝爾游牧文化重禮儀、重氣氛、重張揚和重美感的閃光點。


出發,遇見呼倫貝爾
————  世界這么大,我們一起去看看 ————

電話:0470-8558877    24小時電話:18748453111